一位企業主眼中的服貿:對不起,不再袖手旁觀了
各位,筆者忝為南部中小企業企業主,職司為總經理,家父即為董事長。
相信這篇文章應該不至於會浪費大家的時間。
事實上,筆者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因為這幾天,筆者的員工有北上抗議而 筆者准假的,有親戚從國外打電話回來問的,也有便利商店的員工在筆者 買東西的時候問的,也有網路遊戲上的同伴在問,他們問來問去都是問同 一個問題,那就是「服貿真的不好嗎?」。
他們語氣中通常都是疑問,與恐懼。
筆者總是反問他們怎麼想,他們來來去去就講:「是不是我們會失業?」 、「是不是印刷業會滅亡」、「是不是中小企業全部都會陣亡」等等,筆 者總是笑笑回答他們:「其實不致於啦」,然後看著他們用狐疑的口吻反 問筆者。
因為筆者非常反對服貿,而且總是這麼訓誡人。
其實服貿是有優點的,所以贊成方並沒有說錯,但是,贊成方並沒有去跟 你說:
服貿的通過與對中國大陸的擴大佈局,恰恰好將會是化成針對台灣這種國 家的缺點。
覺得很弔詭嗎?
來,讓筆者細細分析給你聽。
首先,我們完全忽略掉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惡意,包括併吞或是統治,或是 任何下流手段,讓我們假設中國大陸這國家安全極了,是世界上超一等的 合法國家,人民安居樂業,並遵守法律規範,所以中國大陸必然會信守條 約,全力與台灣配合,並遵守這條約上面的種種協議,那這基本上便是正 確的執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了,是吧,也就是說這協議必然會成功,而且 中國大陸也是會去正確執行的。
恭喜,那如此一來,我們就正式踏入了不歸路的第一步。
根據筆者長年在台海兩岸經商以及交流的經驗,本神桌可以明確的指出, 啊......抱歉,不小心說出了口頭禪,筆者可以明確指出一但服貿通過, 那麼有三件事情,至少短時間內會是事實。
第一點,中國大陸絕對不會「大量派遣員工來台」,也不會有大量「大陸 各級勞工」來台搶工作,因為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許多反服貿的人士 明確指出這絕對會發生,各位其實可以付之一笑,因為大陸人看不上我們 的工作的,試問,你今天想要去美國工作,還是要去越南工作呢?
多少台幹們為了錢寧願不留在台灣工作,這幾乎發生在你我周圍,也就是 說,台灣的月薪明顯比不過大陸,就如同越南不可能付給你美國企業給你 的薪水,就算是好市多付給你的薪水也一樣。
那第二點,大陸絕對沒有興趣對台灣進行惡性操弄(比方說惡性低價傾消 這類的),至少短暫前幾年內不需要這麼積極的做,因為,他們早就已經 這麼做了,低價傾銷並不是一個嶄新的概念,而是一個已經持續多年的作 法,所以不需要服貿通過了還要加強。
因為中國大陸只需持續即可。
而第三點,前幾年,大陸台海雙方必定合作愉快,產業合作絡繹不絕,許 多人可以因此得到好處,今天筆者不是在反串,而是筆者正在以商人的眼 光在看待這件事情,看待事情的輕重緩急,商人絕對不會第一時間去考量 道德價值,而是第一時間去判斷是否有投資的價值。
而台灣有價值,中國也有價值,所以雙方互惠其利,我們根本不需要去破 壞彼此的合作關係。
因此前幾年,台灣必定是與大陸合作愉快,互有往來,這裡基本上還不是 進出口貨品的大量往來。
筆者的合作愉快,指的是金錢的大量交流,或是積極招攬台商與台幹,前 往大陸賺取白花花的銀兩,而這一點,正是因為服貿的通過,而帶來的利 益,也就是正確落實服貿,我們至少可以享有第三點的優勢。
既然這麼好,為什麼筆者還是反對服貿呢?
諸君,各位朋友,服貿的影響,並非是惡意的操弄,因為那會容易遭受抵 制,服貿真正最可怕的影響,正是因為我們與大陸緊密而頻繁的合作。
大陸單方面惡意操弄台灣產業所帶來的危害,遠遠不及大陸台海雙方信守 然諾,而且正確執行服貿協議來的可怕。
你可能會以為中國大陸的惡意會摧毀台灣,剛好相反,中國大陸對於台灣 的善意,反而才會摧毀台灣,香港與澳門的沒落,並非是因為大陸人痛恨 香港(比方說討厭梁朝偉這種情愫)而去惡搞他,相反的,是因為香港與 大陸緊密且頻繁的合作害慘了香港。
為什麼我們每次在談到經濟議題的時候,都會代入諸如經濟規模,或是市 場規模的議題?
原因是因為,在經濟市場上面,你可以控制住生意的流動,因為可以有法 條來限制,但是你無法限制住人性,因為人性的抉擇往往合法到了極點, 又殘酷到了極點。
你無法反抗的不是一個大規模強國對你的欺壓,而是無法反抗一個大規模 強國對你的善意招手,而這一點就是通過服貿後大規模合作中最可怕的一 點。
你可能會以為,通過服貿,雙方人才大量交流,本國競爭力變強,而強中 自有強中手,那豈不是很好?
對,但這是對誰好?
筆者告訴你們,這對「原本就有競爭力」的那一方最好,因為強烈競爭的 結果,金錢會流向強者,人才會湧向強者,原本就有競爭力的一方,將會 因此獲得人力、物力與更多大企業青睞。
以筆者自身而言,筆者有房產,有工廠,有物業,也有現成的生意圈與人 脈圈,筆者今天如果拚命一點,多在自己身上再掙點不動產,獲得大陸大 型企業的青睞,不過多久,大陸一條龍營運模式的企業就會捧著大把大把 的銀子找上我。
因為他們不肯多派人,但是他們肯派點主管與金錢過來,直接接收我的什 麼物事,這既方便,又合法,因為我與大陸捧錢的行為恰恰好符合服貿協 議。
筆者可以拿著位於高雄三多商圈的土地,讓他們以二億元購買,相信他們 眼睛眨也不眨就會買下手。
而且筆者廠房競爭力夠,產業線也具有前景,大陸企業花錢不手軟,馬上 又會花下六億元,買下筆者廠房,與訓練好的員工,他們只需要點點手指 頭,匯完款,好極了,就成為台灣某中小企業的主管,並且成功與大陸母 企業接軌,明日起就可以開始動工。
而筆者從此消遙一輩子,快活死了。
諸君,這就是「TurnKey」方案的一種變化,早已行之有年,文明一點的 講法就稱為「併購」。
而且可怕的是,筆者竟然很願意去賣,因為筆者想過的爽一點。
而問題就因此來了,假設你今天不是「具有競爭力」的一方呢?
大陸人口多,只要每人拿一塊錢出來,就有了十三億,足以買下你的企業 三次,甚至附帶你老婆,在極權專制國家中,要每人都掏出一塊錢是簡單 到不像話的事情,不比民主國家。
大陸富豪企業為什麼富有,因為他們八成以上的企業,全為國營企業,其 中還不乏巨型企業,幾乎均與官方有裙帶關係的,德國之聲甚至嘲笑大陸 人民代表大會乃是富豪聚會,這話是一點兒也不假。
十餘年前,在大陸做生意,你剛下飛機,馬上就會有台商聯合會某理事長 捎來請帖,書明晚上什麼當地某石科或是周科邀晚宴,這是每個在大陸投 資者必經之路。
當晚一定是風光明媚,翻雲覆雨,有什麼招待無不從命,就等你們哥倆好 越結越深,所以在大陸成功企業,基本上就是財庫直通國庫,你的口袋直 通他的口袋,大家哥倆好,日後有錢大家賺,直到關係通往權力核心為止。
所以大陸企業出手可以一坪五百萬買下他眼中的黃金地段,市值瞬間暴漲 十倍,而賣的人是筆者,所以筆者賺了十倍差價,大陸的企業可以一出手 花了六億買下筆者的企業,所以筆者瞬間成為富豪,大賺特賺,過癮死了。
但是對於如果此時此刻不是「具有競爭力」的一方,那麼從他眼中,他會 看見什麼?
他會看見房價瞬間攀高到遙不可及的一個雲端,那是他拚命掙錢掙了兩輩 子也買不起的房子,如果要想自己來當老闆,投資個什麼廠房來賺乾股, 那麼大陸企業為他設下的門檻,將高到他作夢也不敢想。
你不要以為這很奇怪,因為美國現在就類似這種場景,絕大多數的公民, 房子是租來的,但是這是好或不好,稍後再提。
各位朋友,我們在談的是一個很奇怪的問題,因為你不該問服貿好不好, 而是你應該知道服貿通過後,中國大量資金湧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筆 者坦承告訴大家,政府說的一點兒也不假,那就是我們會變的很富有,而 那個我們,很抱歉,不包含「當時沒有競爭力」的那一方。
這是最真也不過的話了,服貿通過後,雙方緊密結合後,會讓原本就有家 業有物業的人容易暴富,但卻不代表會讓原本沒有競爭力的一方也變的富 有。
你這樣想,就會明白了,想想看,大陸這麼好,既然筆者在台灣因為大陸 富豪的挹注而發財了,那筆者幹麻還留在台灣,為什麼不去大陸置產,繼 續大賺特賺?
你再繼續想,白花花的五十萬月薪在大陸等著你,他們不需要來一窮二白 的台灣,他們讓錢跟幾個倒楣主管過來台灣即可,然後用充滿誘惑的銀子 吸引台灣的人才過去母企業,而你必定會想,你這麼成功,你這麼具有才 氣,你呆在台灣忍受草莓族、22K要幹麻?
好,我們正式進入主題,既然我們聊完了擴大合作與緊密合作後會產生的 「榮景」,那你就會發現,筆者因為大陸企業併購而賺錢,我們台灣的優 秀人才又想要高薪而遠赴中國,這種情緒非常合法,說不定你家人還會給 予祝福。
而筆者與人才過去中國後,花的是人民幣,想當然爾就會存在位於大陸的 銀行,因為提取會方便很多,這都是服貿協議的成果。
那我們繼續思考,筆者過去了,人才也想過去了,我們的存款也過去了。
那現在告訴筆者,台灣,剩下什麼?
有工廠?不,那是大陸人的,連主管位置也是大陸人的。
有人才?不,他們人在大陸繼續爆肝,繼續與二奶爆攝護腺。
有存款?不,全去大陸了,因為我們活在大陸總需要錢,你可沒看過錢存 台灣中國信託,然後住美國用電匯單領錢的人吧。
併吞,統一,只是一個單字,不是嗎?
就是這麼簡單。 |